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4-9-1
发烧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也就是俗称的“产褥热”。引起产褥热的原因很多,有产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房感染等。女性在产后体力要比平时差很多,又伴有流血,子宫口松弛,阴道本来有的细菌或外来的细菌容易在此时滋生,并漫延到生殖道或侧切伤口。这时恶露有味,腹部有压痛,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长期不愈。毒性大的细菌,还可能引起危险的腹膜炎或败血症。
因此,妈妈要注意观察自己的体温,多喝水,注意摄入营养,如果高烧连续不退就得赶紧找大夫了。
产后24小时之内会有护士进行外阴的清洗,但当自己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外阴,以免发生感染。
当有发烧时,要及时找医生看,请医生鉴别是正常的吸收热,还是感染发热。如果还发生腹痛、会阴下坠疼痛等都要及时找医生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产后营养:多吃蔬菜水果
产后第一天应该吃些稀软但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如肉、蛋、鱼和豆腐之类。有汤水的东西,像鸡汤、排骨汤,对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而且对防止便秘也有帮助。
总之要荤素搭配,开胃口,多样化。贫血的产妇要多吃些猪肝、鸭血和菠菜。抽筋和关节痛的产妇更要继续服用钙片。为了保证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质或点心一类的夜宵。
产后运动:坐一坐,走一走
很多妈妈在产后第一天基本上是躺着度过的。这样可不好。其实,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总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仅不利于体力的恢复,还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引起尿潴留,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如分娩顺利,产后可根据体力恢复情况下床,适当活动。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产后8周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并且产后尝试做做轻缓的体操,这有助于形体恢复。
产后心态:角色的转变
生完宝宝成为母亲,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一定要尽快适应。要理智的清醒的对待自己,对待宝宝。首先不能任性,所有的事情一定从宝宝出发,母乳喂养时宝宝可能因为含接乳头的姿势不对,造成乳头皲裂,这不是宝宝的错,是我们没有掌握好喂宝宝的姿势,所以要调整,坚持母乳喂养。宝宝是自己的,自产的母亲恢复很快,要尽快下地活动,尽快自己侍弄宝宝。千万不能把宝宝交给月嫂,这样会耽误母乳喂养,耽误亲子关系的建立,耽误宝宝一生安全感的建立。
有些新妈妈因为宝宝的性别和自己预想的不同;因为自己不会带宝宝;因为产后子宫收缩的疼痛;因为家人照顾不周等等会出现抑郁情绪,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宝宝,对待家人,克服抑郁情绪乐观面对周围的一切。
剖宫产后注意什么?
剖宫产和自产还有些区别,剖宫产是腹部伤口,要有麻醉。现代一般都会随身带麻醉泵,医生嘱咐6小时去枕平卧,可以少量喝水,吃些流食,排气后再吃饭。这是因为麻醉后要逐渐恢复,以免引起头痛;不排气吃东西怕引起恶心呕吐,加重腹胀。因此剖宫产后尽量在床上多翻身,刺激肠蠕动尽快排气。
术后还会有尿管,活动不便。但不管怎样,都要坚持母乳喂养。24小时后就可以拔除尿管,要尽早下地活动,以利康复。
产后48小时其它护理
其实妈妈在产后的第一天还有不少事要注意。
1、体力恢复
分娩过程耗尽了新妈妈的体力,因此,第一天最重要的还有休息,以确保体力的恢复。现在很多都是母婴同室,宝宝与母亲在一起,大约每隔3-4小时就要哺乳了,又要给宝宝换尿布,宝宝一哭闹,母亲就更没时间睡觉,所以母亲应争取时间休息。
刚刚生完宝宝,一切都是新鲜的,尤其是经过千辛万苦带到世界上来的这个宝贝,怎么看都看不够。但是休息,恢复体力是最重要的,来日方长,宝宝什么时间看都可以,但一定知道休息好了才有精力照顾宝宝。
2、心脏不适
在产后24-28小时内,常会有产妇感到心慌、胸闷、不能平卧、气急等。这是因为妊娠时,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子宫也跟着增大,从而使得横膈上升,将心脏推向上方。而在妊娠期间,心脏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心脏会略有肥大和心率加快。等到了临产时,每一次子宫收缩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胎儿娩出后,胎盘排出,子宫又骤然缩小,原来与胎盘建立起来的血循环也一下子停止,这时子宫内的血液突然都进入母体的血循环。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对新妈妈心脏的严峻考验。因此,产后妈妈如果发现心脏不适等异状,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3、拒绝探视
现在谁家生完宝宝,妈妈爸爸、公公婆婆、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都堆在产房门口,当产妇和宝宝出来,争相一睹产妇和宝宝的风采。其实这时产妇是虚弱的,宝宝是稚嫩的,应该拒绝这么多人围观,只有丈夫和1-2个亲属就足矣。太多人产妇休息不好,还容易有细菌病毒的感染。其他人等产妇回家或出满月再看望也不迟。
以上是小编关于“产后48小时准妈妈会经历什么?”的介绍,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