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女儿致死父亲被判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24

  体罚女儿致死父亲被判刑宝宝啦网小编为您介绍。

  今年5月20日,杭州一个11岁、四年级的小姑娘因为抄作业被父亲体罚致死。

  9月3日,杭州下城区法院开庭审理,父亲被起诉的罪名是“过失致人死亡”。

  昨天,案件一审判决,罪名成立,父亲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也就是说,父亲暂时不用进监狱。

  体罚女儿致死的保安爸爸

  一审“判三缓五”

  致孩子死亡为什么这样判?来听听新闻背后的法理

  这是一个外来打工家庭的悲剧。

  夫妻两人从江苏到杭州打工,男的做保安,一天工作16个小时,女的做保洁,全部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他们有两个女儿。这次出事的是大女儿。

  邻居说,他对孩子很大方,“经常买鱼买肉给孩子”,他很关注孩子学业,“经常打电话给老师问情况”,“看着孩子写作业”,“有时也会陪孩子打球”。

  在庭审中,父亲也说,他很疼女儿,月收入3000元,给女儿报2000多元的补习班。

  那天听闻女儿又抄作业了,实在气不过。父亲把女儿拖到自行车库,让她跪下,用绳子绑好手脚,为了吓吓女儿,还把车库横梁的一根白色电线拉下来,绕过女儿的脖子再绑到手上。

  父亲离开不过十来分钟,回来孩子就已经歪倒在一边,估计是想挣扎,但是失去平衡,电线勒住了脖子。后来没有抢救过来。

  昨天,下城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系过失犯罪,且起因系被告人出于对女儿学业的关心,因方法失当,行为过激造成,案发后被告人具有较好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结合本案事实、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可以对被告人适用缓刑。

  这个事件很快就会过去,除了那个家庭,大多数人都会把它淡忘。但是这起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社会底层人士急于改变自己命运,且把改变命运的“重任”落实在孩子身上。

  他们常常焦虑,有时候这种焦虑无法化解,他们努力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去化解去圆梦。

  庭审时,辩护人曾经问这个父亲, “你什么文化水平?”

  “小学三年级。”父亲小声答,“我想她好好读书,别跟我和她妈一样没文化。”

  致人死亡,为什么判缓刑

  昨天,很巧,新疆某市法院也判了个类似的案子,也是父亲出手教育三岁的儿子,用笤帚、树条等殴打孩子,最终孩子失血性休克死亡。昨天,法院判父亲犯“故意伤害罪”,有期徒刑11年。

  不禁有人要问,同样是管教孩子致死,为什么判决相差那么大。

  这涉及到刑法上两个确实比较让人费脑筋的罪名,一个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一个叫过失致人死亡罪。

  这两个事件表面看,都是父亲管教孩子,用了体罚的手段。

  但是,性质和施暴程度还是不一样。新疆案例父亲体罚手段比较激烈,长时间的殴打是直接导致孩子死亡的原因,3岁孩子是“失血性休克死亡”,可以说是在暴力手段下被打死的。

  而杭州案件,女孩致死的原因是机械性窒息,造成她死亡的是,那根从横梁上悬下的电线。父亲当时用了这根电线目的是吓唬孩子,而不是真要勒死他。后来父亲是因为职责需要去了保安亭,不过20分钟,如果当时父亲在场,就不会发生孩子死亡的结果。

  担任杭州这个父亲辩护人的是京衡律师集团李道演律师,他说:

  故意伤害(致死)罪,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伤害后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地造成了死亡。而过失致人死亡罪,是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那么,杭州的这位父亲,最后为什么得到缓刑的判决?

  在做出这个判决前,法官到这个父亲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去走访过。所以,全面地得出:事件起因是为教育孩子,只是因无知和方法不当造成恶果,主观恶性并不深。第二,被告人已受到失去女儿的惩罚并陷入无限悔恨,对其判处缓刑,已起到刑罚的教育和惩罚效果。同时,考虑到被告人平时表现良好,又是家中顶梁柱,家里也需要他,是以缓刑。缓刑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这个案子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还看到各种人性化。比如公诉机关做出的不批捕决定,让被告人得以送女儿最后一程;比如在法院审理阶段,法院工作人员再三跟媒体记者交待,不要拍被告人正面的模样,因为爸爸出去还要讨生活。

  包括辩护律师李道演律师的辩护词,除了法理,还有在辩护词中很少看到的情感,比如他说“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被告人当初的行为,就像无法体会他现在的痛苦”,还有“什么惩罚比失去女儿能让父亲更痛”。

  谢谢大家,在这个悲剧之后,表现出来的浓厚人情。

  来源:钱江晚报 任编辑: 孙洁

  以上是小编关于“体罚女儿致死父亲被判刑”的介绍,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