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观察中,往往只把握整体,获得综合印象,而忽视细致的观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1、对所观察的事物缺乏兴趣,他们就会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观察不仔细。
2、父母对孩子的观察缺乏引导。没有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求;不注意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孩子在观察时,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
解决方法:
1、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观察那些新奇、有趣、生动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都很感兴趣。孩子对观察的事物不感兴趣时,父母应经过启发和诱导,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应注意两点:(1)父母用语言和情绪感染孩子,促使他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如父母可以用神秘的表情、绘声绘色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起孩子的观察兴趣;(2)创设观察环境。色彩鲜艳夺目的物体和会活动的物体更能引起孩子观察的兴趣。观察对象具体、生动、活泼,孩子观察起来好看、好听、好玩。这不仅使孩子兴趣盎然,而且印象深刻、牢固。
2、父母在引导孩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内容和要求,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比如,在孩子玩风车的时候,父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去观察:“风车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不转?为什么拿着风车跑的时候风车就转得很快?”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具体要求,孩子就会带着
家长提出的问题,集中注意力去仔细观察,从而取得好的观察效果。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①教孩子有顺序地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主要、明显的特征到次要、不明显的特征。比如,让孩子观察一幅图画时,先教孩子看出整体是什么,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细看清画面的每一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孩子看得仔细、认真,对整幅画有全面细致的认识;②由于孩子的稳定性不强,所以让孩子观察的时间不宜过久,要多变换方式,最好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参加观察,如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使孩子的兴奋中心不断转移,但又不离开所观察的物体,这样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就会细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