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德媒笔下的中国式教育:欠缺灵活但符合国情!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8-26

  报道称,不过,撇开其中的炒作成分,两位教师依然认为,这部纪录片引起了大家对教育问题的讨论,还是有其作用的。德国教师克里提安说,如果让他来主导这场试验,他一定会用“欧洲学生能适应中国课堂吗?”以及“中国教师能适应欧洲课堂吗?”来作为标题。来自上海的蒋老师则对德国之声表示,像BBC纪录片中所展现的这种“强硬”的所谓中国教育方式,其实在如今中国的发达地区也越来越少见了。“时代毕竟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罚站墙角、赶出课堂,今天自己做老师了,是不会再用这种方法的,况且使用这种手段还会受到学校甚至主管部门的处罚。”蒋老师说,中国这些年的教学方式也一直在进步,教师也越发重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不再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这“显然和现在舆论经常讨论教育问题很有关系”。

  不过,在看到中国教育进步的同时,蒋老师依然认为中国教育远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在课堂上,只要讲到考试内容以外、但依然很有价值的知识点时,学生立刻就会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这种情况,我在德国中学相同年级的教学中完全没有发现。”

  报道称,在上海曹杨二中任教三年的德国老教师克里提安对于这一点感触更深:“我想多讲一点考试之外的知识,结果没过几分钟,许多学生就悄悄地开始在我的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回家作业!”

  克里提安认为,他所接触的中国学生,普遍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大量训练形成的思维惯性。“五、六页纸的物理试卷,满满30道题,限时1个小时。学生迅速扫一眼,甚至不需要看完整道题目,就已经知道了这道题的考点乃至答案。这样的考试,绝对能让德国老师以及学生啧啧称奇。”他说,德国学生则一直被教育要重视每道题背后的思考过程,而非这种惯性驱动的快速解答。“而这些年全球热议的PISA测试,正是更为适合中国、或者说东亚国家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

  “成绩之外的东西并非不重要”

  报道称,说起PISA测试,从教几十年的克里提安气不打一处来。德国中学生在PISA全球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成绩不佳;近十年来,全国上下一致努力,推行了众多改革措施,才让德国学生在该测试中进步到中上水平。而中国上海的学生则在该测试中排名全球第一。克里提安却认为,德国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迎合PISA测试而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会“毁了德国中小学教育”。他不断强调,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德国中学生“不是不行,只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适应PISA测试而已。在德国教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永远不会在PISA这样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可惜我们国家的政治界不愿意去明白这一点。”

  克里提安说,德国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基于兴趣,在学校发展一些和考试成绩无关的特长,比如体育、艺术、科技等,学校方面也会根据学生的情况,专门开设一些兴趣小组,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报道称,来自上海的蒋老师也对德国中学教育的全面性印象深刻。“我工作过的那所中学,至少他们的美术课、音乐课,其课堂内容要比我们中国学校的相关课目好许多。”她强调,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背后,其实牺牲了许多东西,“而这些并非不重要的东西,却是PISA这样的标准化测试所看不见的。”

  来源:参考消息网

  以上是小编关于:“德媒笔下的中国式教育:欠缺灵活但符合国情!”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

上一页  [1] [2]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