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胎记不容忽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8

  有些刚出生的宝宝身上会有特别的记号--俗称“胎记”的皮肤色素异常斑,只要不影响容貌,爸爸妈妈可能就不太在意,但是有些胎记却是令人担忧的疾病迹象。

  “观色”胎记宝宝

  和宝宝胎记有关联的疾病有40余种,妈妈们可以通过观察胎记颜色来发现宝宝的疾病征兆,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棕色胎记

  胎记的颜色像咖啡里掺了牛奶,倘若在宝宝身上有5块以上,并且最大处直径超过1.5厘米,则要考虑将来有可能出现神经纤维瘤病,一旦皮肤或皮下纤维瘤压迫神经,就需要做切除手术。

  需要特别注意:

  咖啡牛奶斑

  这种胎记颜色呈淡褐色,有点像咖啡再加上牛奶后所调出来的颜色。直径一般在0.5~5cm,呈椭圆形,斑与斑之间界线分明。除手掌及足底不受侵犯外,这种胎记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发生在五岁以前的婴幼儿,发生的几率约为1%左右。

  咖啡牛奶斑若仅出现少数几个,一般无何不良影响;但若出现六个以上,且每个斑直径均大于1.5cm时,则并发神经纤维瘤病的几率显著增加。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同时侵犯皮肤与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并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单纯的咖啡牛奶斑可不必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采用激光治疗。

  疣状痣

  疣状痣是因表皮发育异常所致的皮肤良性肿瘤。通常在婴幼宝宝期发病,随年龄增大而增长,表现为密集的淡褐色丘疹,排列成线状,影响美观,而且常并发中枢系统疾病,如癫痫、精神发育迟缓等。可采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

  白色胎记

  在新生的宝宝身上,有时会发现有白色胎记,要注意宝宝可能发生的抽风、癫痫症,以及智力发展障碍。

  需要特别注意:

  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是由皮脂腺构成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较为常见,为淡黄色隆起状,多见于出生不久宝宝的头皮,影响美观,可采用手术彻底切除,也可做电灼、激光等治疗,一般最好在青春期前进行治疗。

  红色胎记

  红色胎记常常可以在新生宝宝的前额部分或者颈背部看到,有的会凸起在皮肤之外,一般它没有什么危险,但是有一种称为面部血管痣的红色胎记却可以导致脑膜血管瘤。有这种病变的宝宝也往往会产生智力障碍,大约25%有这种现象的宝宝会得青光眼。

  需要特别注意:

  海绵状血管瘤

  常见于头面部皮肤,可累及口腔粘膜或骨、肝等。皮肤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皮下质软肿块,按压时如海绵一般,一般持续存在并有不断增大的倾向,须尽早手术治疗。

  葡萄酒斑

  葡萄酒斑是宝宝在胚胎期,由于部分血管畸形发育所造成的,新生宝宝的发生率约千分之三。多见于脸部,常常出现在半边脸,通常在出生时就已存在,不会突出皮肤表面,只在皮肤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有时颜色很淡以至于不易察觉,有时候只有在宝宝哭的时候才看得到。病变范围随宝宝生长而扩大,不会自行消退。有些宝宝会并发全身性异常如青光眼等。

  葡萄酒斑虽然在宝宝期影响不大,但随着年龄增大会愈来愈难看,且不会自己消退,建议还是早作治疗,可采用激光治疗。

  黑色胎记

  有的宝宝身上会有大量的黑斑花纹,可能会发生抽风、智力障碍、癫痫,而且女宝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宝宝。

  需要特别注意:

  会长毛的先天性色痣

  毛痣是宝宝出生时即已存在的黑痣,大小不一,大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小的直径通常在0.6~2cm范围,大多呈深暗色且会有黑色粗毛。这类痣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增大,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若痣的数目不多、面积不大,可以采用分期切除以达良好的美容效果。但若数目过多或痣的范围较大造成不能手术切除时,需定期去医院检查。

  太田痣

  太田痣是一种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的疾病,多为蓝色、褐色、黑色或混合色,分布在面部的单侧,偶有双侧发生的,可能会波及到眼结膜、巩膜,部分宝宝的太田痣有缓慢增大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一般不恶变,但一旦发生,终生不退,严重影响宝宝美观。治疗可在太田痣皮疹稳定后采用Q开关激光治疗,该方法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黑色素细胞,治疗结果较理想,成功率较高,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色素痣

  色素痣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面、颈等部位,多数在婴幼宝宝期就出现。大多数色素痣生长缓慢,或持续多年没有变化,但一旦存在,就很少会自然消退。大多为点状小痣,很少成片出现。色素痣多为良性,爸爸妈妈不比过分担心。但极少数却可以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对于位于宝宝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或可疑恶变时,应及早作手术切除治疗。

  青蓝色胎记

  蓝色胎记比较常见,大多分布在宝宝的背、腰、臀部,这些蓝色胎记有时面积较大,有时数量较多,但是爸爸妈妈都不用担心,因为这样的胎记和神经疾病无关,而且它们往往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逐渐消退。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