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孩子被打该不该还手?孩子被打是否应该教宝宝“以暴易暴”?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28

  老师发现打人情况后立即制止,并在家长接孩子放学时向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老师诚恳的态度理应得到家长的谅解。但是一些家长过分挑剔,在孩子和其他家长面 前大声指责老师的过失,甚至向园长投诉。这样一方面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激化矛盾;另一方面,老师作为孩子在幼儿园中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这种行为 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危机,失去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

  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对于孩子打架的问题,家长可以和老师多做沟通工作,让老师多关注孩子的活动。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和老师建立信任关系,告诉孩子“当别人抢你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主持公道”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谦让、分享,不要动手打人。“如 果别人来抓你的脸,可以用胳膊挡住”教会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3、向打人的宝宝逼问原委

  情景回顾:接宝儿放学的时候,老师告诉宝妈孩子和一个叫小林的小男孩因为一些言语不和就干了一架,虽然被老师及时阻止但宝儿还是被推到在地了。妈妈听了很生气,在第二天非要找到小林当面质问为什么打宝儿。小林被宝妈的气势吓坏了,只是一味的哭,哪还说得出话来。

  一些家长对打人的宝宝怒气冲冲,逼问他打人的原委。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冷暴力”哦。虽然打人宝宝不对,你想让他认识错误,但其实宝宝打人很多时 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因此用不适当的方式赢得自己的利益。家长没有必要将其归类到道德的高度,对小小孩子大动干戈。

  正确的做法:家长对待抓伤了自己宝贝的“小霸王”,应该和其他宝宝一视同仁。可以的话,家长将自己置身事外,关注但不干涉,让孩子独立地在自己的圈子里和其他小朋友交涉,让宝宝自己慢慢悟出解决的办法,而家长只作为孩子的精神后盾,给他支持给他勇气,让宝宝知道被打不是他的错,妈妈会站在宝宝这边。

  4、对其他家长不理不睬

  情景回顾:本来小新和小志两家挺好朋友,但在一次小聚会中,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看动画片而吵架继而打了起来,两位家长本来也是好言相劝,后来都觉得 是对方的孩子太不大方了,以致于没有人想要主动认错,家长之间就因为这次的小事而产生了隔阂,现在即使接孩子放学见了面也不再打招呼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