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19
后来我们长大了,也越来越重了,有一次他背书的时候把树压断了,掉了下来,还出了命案,一只觅食的老母鸡被他压死了。我去医院看他,披头就问他,没事吧,医生怎么说?我以为他这个书呆子会说:doctor。不过他说,没事了,初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就要到了,你我必有一战。听他这口气,仿佛剩下的所有的初一学生都是陪衬一样,整个期中考试成了我们俩一决雌雄的舞台。
期中考试以后,成绩出来了,他是年级第一,我也是。某次走廊偶遇,他告诉我:学习上,咱们俩不分伯仲,所以,我要跟你比别的,看着他离开时候嘴角挂着的浅笑,我想这货要干啥,是不是要比暗器啊(他就是我另一篇文章中的暗器王)。结果几天之后我发现了,这货谈恋爱了,跟一个非常漂亮的富家小姐。那个女孩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即使不算小家闺秀,也算是大家碧玉了,笑起来能让你头皮发麻。我顿时感觉到堂哥走上了邪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成绩下滑,果不其然,他的成绩不如我了,不过他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巅峰,谱写了一曲人间绝唱。
十年之后,这个碧玉去了美国,现在成为一名美国碧玉,与堂哥分道扬镳,堂哥也开始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较量还没结束,于是他开始发奋,从一个几乎是七本院校考上了一本院校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工作了,我们每次打电话,言语之中都很感激我们过去的互相激励,并且会非常隐晦地问:“你现在每月赚多少钱?”所以我们都明白,其实我们还在比。周公瑾死前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我却觉得,没有瑜,亮也许就亮不起来了。
所以,在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时,家长如何应对非常重要。说严重点,这是在对家长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次拷问,答案可能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而有心的爸爸妈妈,会将这当做一次品格教育、财商教育的良机。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二条君建议,爸妈们可以这样做~
1家长要以身作则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3不要溺爱孩子
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量造成攀比心理惯性,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4观察孩子的“朋友圈”
如果孩子平时交往的朋友热衷于互相攀比,以经济条件作为比较的重点,孩子在花钱上比不过他人,心里不服,自然就对家长心生怨恨。古时盂母:迁,为的就是让孩子“近朱者赤”。如果孩子周围的同伴都乐于学习,并且相互交流学习,那么孩子自然也会为了融入其中,进而专心学习。
5让孩子保持乐观情绪
一个孩子是否积极向上,和他对家庭环境是否满意,和爸爸妈妈关系是否融洽,有没有兴趣爱好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情绪都正面向上,愉快平静,他的喜好,欲望,追求就不会只是简单的物质享受了。
6改变孩子攀比的焦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
作者:吴铮老师:04年高考数学满分状元;学而思培优S级(最高级别)教师;学而思网校金牌教师;陕西卫视超级老师数学学科冠军;幽默教学法创始人;原学而思培优教师培训总负责人。
以上是小编关于:“你看不到孩子正在虚荣攀比,但你还来得及防范……”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