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人的时候才有存在的意义,一个人的事情是自由的范畴。比如孩子什么时候洗澡,是自由的范畴,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如果洗澡需要大人帮忙,才涉及两个人,这时候才需要协商规则,比如爸妈11点睡觉,如果你洗澡需要帮忙,那么要在11点之前。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闯进去要求制定规则,这是耍流氓。流氓行径不会给孩子培养任何好习惯,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智力和情商日渐僵化,成为和大人一样不知所以然的麻木之人。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自由会变成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界限。首先,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真爱永远不会过多。自由也是多多益善,越多的自由,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那溺爱是怎么回事?没有孩子需要溺爱,溺爱是家长的需要。或者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把“内在的小孩”投射给孩子,跟真实的孩子没关系。比如,有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上千块的童装,但是孩子想要的摇摇车却不肯充分满足,反复跟孩子较劲,因为童装是父母内在小孩的需要,而摇摇车是真实孩子的需要,真实的孩子长期得不到满足,怎么可能感恩父母的付出?
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说我妈溺爱我,才把我惯出很多臭毛病。比如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间很乱,不懂感恩,乱花钱,不考虑别人感受等等。仔细回想,一旦我想清洗自己的衣物,妈妈就会打击我,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还是给我一起洗了吧;她经常闯进我的房间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去超市购物,我挑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但妈妈还是会再塞一大堆昂贵的零食给我,然后回家抱怨我去一次超市花费比她一个月都多;她生病时,我试图关心她,她会说你看书去吧不要管我,后来又抱怨说白养活我了,这个白眼狼。妈妈似乎是一个“圣人”,她没有自己的需要,没有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关系中,我如何同理她的感受,感知她的界限呢,又如何能生出感恩之心?后来我理解,她内心极度缺爱,同时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我,间接满足了她“内在的小孩”。而实际上造成,我“抢走”了她内在小孩的爱,她对我付出越多,也越怨恨我。
经常有妈妈说,为了孩子,自己牺牲了一辈子,结果却没得到爱和尊重。在这种“伟大牺牲”之下,我感受不到爱,经常做噩梦自己都快死了,妈妈也看不到我。面对外面的世界,我感受不到他人的感受,不能理解大多数人都理解的规则界限,经常侵犯别人的界限而不自知,好像从外星球来的,人际关系一塌糊涂。后来离开妈妈,我的天然本性才得以显露,我热爱收拾房间,把家里布置得很有美感,喜欢做饭,越来越能同理别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