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11-19
看两个人眉飞色舞地侃侃而谈,我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惬意。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是主角与配角的差异,而是文韬与武略实质性的区别。
爸爸是孩子崇拜的英雄,给孩子长久的安全感。兜兜说:“妈妈幸亏今天你没去!不然肯定不让我坐过山车!因为你也不敢坐!”
爸爸带孩子的“粗”是每个妈妈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粗中带细的教育方式却给孩子更广阔的世界。
妈妈总是强调“当前的”安全,小心翼翼地阻止孩子做这做那,而爸爸注重“长远的”安全,会教给孩子更多生存技能。妈妈给孩子的更多是家的归属感,让孩子从自己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温馨、安全;爸爸呢?是给孩子走出去的勇气,一句“放心去吧!有爸爸在身后看着呢!”孩子顿时有如神助、安全感倍增,独立性与进取性得以激发。
爸爸的“粗”在于不会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
为什么孩子总感觉爸爸是个大英雄?不是爸爸什么都敢做能做,而是爸爸什么都敢让他去做、去尝试,让他获得史无前例的信任与成就感!
爸爸动手能力强,有冒险精神和尝试欲望,给孩子更大的自主空间。兜爸爸经常邀请兜兜一起刷车、种树、修理家电,不像我经常为了节省时间干脆代劳,兜爸爸有时候甚至出两块钱小费,让兜兜替他去做家务,我常说兜爸爸懒,什么都得搭上跟班儿的,现在回想一下:不知不觉中,兜兜真的是比其他羞答答的小姑娘更“能干”了!不怕脏不怕累、分析判断能力、胆量与动手能力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