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看完柴静雾霾记录片《穹顶之下》的感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3

  再想起之前的几个玩笑,话说中国的一个领导去北欧国家参观,下飞机后突然感觉身体严重不适,最了解最贴心的秘书见此状赶紧用瓶子在一车尾气排放处接了一瓶尾气给领导呼吸两下,结果领导瞬间睁眼微笑复活。还有一个现实新闻北欧的歌手准备在北京开演唱会,结果在抵达北京的当天却急发了急性呼吸道疾病,原来是太不适应这种雾霾天气。讲的都是个适应,前者只是个笑话,而后面则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很可能也有很多像我这样愚蠢的臆测猜想这样的外出反而增强孩子户外雾霾适应性的侥幸心理。

  然而,片子里,柴静专门采访了美国的一个此方面的专家,关于孩子经常暴露户外,能否增强其雾霾的适应性。答案是NO,不会。那位美国人士是这么说:让孩子经常暴露在雾霾下,并不会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只会很可能对孩子的肺部发育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将在成年后以各种形式出现,肺部可能产生的各种炎症和疾病来显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我们缺乏的只是一种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周围的恶劣环境,我们会认为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我们抱怨这件事不好,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其实这件事可以去改变,通过某种方法。也或许我们以为一件事很小就懒的去做或者觉得不值去做。

  小区边马路对面就是大片的房屋建筑工地,每天的扬尘和来回的搅拌车无数,更有那钢筋卸下来时震耳的声响,除了每天的紧闭门窗,避免老人带孩子去那条马路逛游之外,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我是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做什么。开车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经常会闻到浓烈的汽油味道,除了捂住鼻子少呼吸,赶紧加满油付钱逃跑之外,我们不知道原来还可以加装油气散发回收装置,减少甚至消除这种刺鼻的汽油味儿,而且这只是让我们简单的拿起电话拨打几个数字12369,环保部门的人就可以做到,也许之前打电话没用,我们也没意识,但这个纪录片之后,我想应该会有用。不信,试试看。这样这样我们就可放心的带着孩子去加油,即使孩子在后座上大吼大叫的喊着要开车窗你也不会惧怕啦。

  为了改善我们的周遭环境,其实可改变的类似状况很多。扬尘太多,你可以找工地的人找东西盖上材料;如果不行,就12369; 马路上大型卡车冒着浓浓的呛人黑烟,如果经常发现是这辆,我们可以打12369,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资源,我们做的可以很多,勿以善小而不为。

  全部看完,已经凌晨12点半,1个小时43分钟的长度,没有任何间隔的看完,第一时间分享在朋友圈12369,如果可能请拨打。 然发现有朋友看完之后,很好,分享了,可第一时间写的是赶紧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没有别的意思,也许很多人都是这样想。但也正是因为大多数这样想的想法,只管好自己的想法,造成了政府管理上的疏漏。政府人员部门有管理不善的地方,也会有惰性,这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去参与,去监督,去督管,让政府部门的人去积极的做事情,否则失去了人们的监督监管,就很容易出现漏洞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