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校门口的小黑板提醒,校园内自行车请推行,但仍有教师在校园内悠闲自得地骑着自行车;集会时,这儿平心静气听报告,那儿手机铃声却不时响起;升旗时,庄严肃穆,但有些教师松松散散,甚至闲聊”,这些现象,相信在不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为此,不少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其中不乏刚性的处罚性条例。这样的事情学校应该管,但如此处理总感觉有些别扭。
为此,我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学校工会:由工会牵头归纳教师中的“小节、小事”,组织开展“细节决定成败”的大讨论,征求解决这些“小事、小节”的办法。于是乎,《金坛二中教职工文明从教公约》出台了,内容涉及教师素养、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三方面十二项条款。在履行公约方面,我们把一学期作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均含有三个步骤:一是签约,由教师自觉签约,决不作硬性行政命令,因为执行公约应是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二是公示,将署有教师亲笔签名的公约公示于校务公开栏,以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三是考核,考核由工会组织实行群众民主考核。考核分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对中期考核有问题的教职工实行友情提醒,期末考核发给所有教职工等额的履约金,对有违反公约行为的教师,由工会出面要求他们为学校爱心基金会作贡献,变强行扣除考核金为自愿捐赠,以示“将功补过”。
签约初期,可谓立竿见影。集会时手机不响了,“抽游动烟”的也不见了,升旗时队伍也整齐了,校园内也不见教师骑自行车了,办公室也不开“无人灯”、“阳光灯”了。时间长了,虽也发现一些教师有有违公约的现象,但常有教师当着违约者的面向学校领导“举报”。此时违约者大多要当面“抵赖”或“辩解”一番,之后就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言行。一学期下来,虽不能说公约中提及的现象已绝迹,但至少可以说是大有改观。经过几个回合,公约涉及的内容逐渐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公约也将随之不具存在的价值。在学校管理中,常会有教师出现一些类似的非原则性问题,通过建立刚性的制度,固然可以控制这些现象,但却治“标”不治“本”,并不能让教师心悦诚服地去执
行。例如,对于非旷课之类的出勤问题,如果我们按早退一次扣几元、迟到一次扣几元的简单办法加以处理,虽然从表面上看效果良好,但有可能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虽然在校的时间长了,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未必提高,有时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
从这次签约管理中,我们感觉到,对教师的出勤作严格的统计很有必要,因为出勤是反映教职工工作、生活和思想的晴雨表。我们改变过去直接罚款的做法,而是一阶段下来,对出勤问题突出的教职工,由校领导找其谈心,询问近来的生活、工作情况,了解造成迟到、早退的原因,帮助其克服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这样既能解决出勤问题,又可沟通感情,凝聚人心。又如,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如果我们仅是按分数高低发放奖金,既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利形成同伴互助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用听课诊断、研讨交流等形式帮助这些教师分析原因,帮他们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并安排优秀教师和他们师徒结对,效果或许比简单地扣发奖金要好得多。
用刚性的制度来管理学校,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但刚性的制度不可能涵盖一切,不可能包罗万象。一味依靠刚性的制度是不可能提高学校管理品位的,培植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方是提升学校管理品位的法宝。在提倡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今天,用“与教师有约”这种更加软性的管理方式,也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