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事例3中的妈妈虽然能够关注孩子的感受,用心宽慰孩子,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安慰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首先,挫败、落选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不能避免的,与其等到孩子将来在重大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不如从现在就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这个时候,与其对孩子说:没事儿,孩子,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别太放在心上。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妈妈并不想安慰你。聪明的人不会为自己无法把握的机会难过,而应该为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而努力。
事例4的妈妈是一个粗心而蒙昧的妈妈。首先她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能理解孩子的逻辑。因为孩子最大的痛楚在于他不能接受学校的不公。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努力不做错事,可事实上,他没有犯错却依然受到惩罚,而且被公布于众。或许对于粗枝大叶的孩子,这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十分敏感的孩子,它就成为了一个让孩子无法走出的“死胡同”。学校不公地对待了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而妈妈却让自己尊重学校的做法,这样学校和家庭两扇门都对孩子关闭了,孩子就生出了对他人乃至对世界的巨大失望。如果妈妈懂教育的话,她首先认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在考场上不作弊以及和那两个孩子据理力争的做法,为孩子所受的不公鸣不平;然后,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公,要理解并宽容别人的做法,不去计较和放大这种事情给自己的烦恼。做人不可以太脆弱、太敏感,应该能经得住一些挫折和误解。
给大家讲这四个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家庭教育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学问,并非常人所想那么简单。对于不懂教育的
家长来说,他们往往既不懂得做什么,又不懂得如何做。这个时候,他管不如不管,教不如不教,对于一个方向错了的父母来讲,越努力,结果就会越糟。
来自《做好父母这件事》
孟迁: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