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上8点多,《驱蚊手环熏倒枣阳29名小学生》的报道在网络疯传开来,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就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部署,立即以义乌国际商贸城及周边专业街、全市校园周边等区域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清查行动。
截至昨天下午5点,行动中共发现义乌国际商贸城有22个摊位在销售“三无”驱蚊手环,义乌市场监管局共查扣三无“驱蚊手环”2000余个。
钱江晚报记者看到了两款被市场监管部门查扣的“三无”驱蚊手环,其中螺旋形的一款,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1米左右就能闻到,而且外包装上未用中文注明厂名厂址等必需的商品信息。
另一块蓝白色的手环,是自主添加驱蚊液的,气味相对温和,外包装上也没有写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
市场商户
这类产品今年销量并不是很好
随后,钱江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被查获销售“三无”驱蚊手环的商家。
一位姓楼的经营户,摊位上被查获4包“三无”产品。“(我卖的)不是驱蚊功能的,只是橡皮筋。”因为正在风口浪尖,楼姓老板娘在接受采访时矢口否认自己销售的是驱蚊手环,“这些产品放在店里,还没卖出去过。”
另外一位姓熊的经营户说,之前卖的驱蚊手环都是放在包装盒子里的,价格也比较高,卖得却不够好。
前两天有人主动上门推销简易包装(“三无”)驱蚊手环,“去年驱蚊手环卖得好,今年不好卖。现在市场上很多人来推销,我也没有在意(正不正规)。”熊姓的老板娘称,自己只是帮推销的人代卖,“对方说放两包(在摊位上)试试,结果好几天一直没卖出去,后来我连推销的人的名片都扔了。”
至于为什么不好卖?这些经营户认为,这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驱蚊手环太多廉价的产品,利润空间低,市场又饱和,所以愿意零售的人少了。
“他们给我的进价是一大包19块,每包100来个,说下次还可以便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营户说,平均下来,每只手环的进价不超过2毛钱,那么成本肯定只会更低。
正规厂家揭黑: